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社会救助 > |
---|
全民共唱一首歌才能更好地建设家园共同体 |
[ 信息来源:未知 | 发表时间:2023-05-29 01:02| 浏览:] |
城南人迎來了一同的節日——「城南相伴 鄰裏向善」第五屆「社區鄰裏節」。上午9點,活動在大運河源頭遺址公園龍泉禪寺門前廣場舉行,昌平區區委常委、統戰部部長馬紅萍、區委社會工委委員、區民政局副局長郝洪濤、昌平區委安排部部務委員韋江、我國石油大學(北京)地球物理學院黨委書記周玉成、城南大街工委書記、人大工委主任李建忠、城南大街工委副書記、就事處主任鄭雪以及城南大街其他領導班子成員,17個社區、5個村作業人員、居民及企事業單位代表參加。活動經過「鄰裏聚心 家鄉有情」「創新聚能 共治有方」「品牌聚力 惠民有道」三個華章,會集展現城南大街在底層治理方面的效果,彰顯鄰裏共建共融的溫情與風采,一同發動城南大街一社一品建造。
![]()
典禮上,昌平區委安排部部務委員韋江為活動致辭,他表明,城南大街結合文明城區創立,「老舊小區改造」效果深化,探究「興盛形式」「拓然經歷」升級等目標使命,以鄰裏節為抓手,探究一社一品底層治理的新途徑,經過打造老百姓自己的「家鄉節日」,促進家鄉調和,鄰裏友善。他期望,城南的幹部隊伍要一直以黨建引領為中心,以「能力提高年」為抓手,昂揚起「事爭一流、奪旗爭先」的熱情鬥誌,為編寫昌平高質量開展新華章、更好地滿意人民群眾對美好日子的神往,繼續奉獻城南力量。
![]()
共唱一首歌 描繪城南建造效果你心中的理想社區是怎樣的?活動一開始,一條音頻《傾聽鄰裏心聲》就吸引了現場觀眾的目光。日子在城南多年的老居民認為理想社區的條件是鄰裏之間和睦友善,年青的上班族期望社區環境潔凈、美麗,孩子則期望社區有更多的遊樂設施……跟著街頭采訪視頻,現場觀眾一同詰問未來社區應該具備哪些溫暖的場景。
為了回應這些期盼,居民、商企、社會安排、大街作業人員一同走上舞臺,經過「對話宣講」方式敘述「鄰裏共建」舉動計劃。 各行各業代表還經過改編歌曲《在城南想見你》,展現調和城南需要友善的鄰裏關系,活力城南需要我們一同出謀劃策。參加自願服務多年的居民自願者一邊看節目一邊說:「咱城南便是一個大鄰裏圈,不同人群都為美好家鄉出力,城南才會越來越好。」
大街工委書記李建忠也深有感觸,他說,近年來,城南大街發動多元主體大力推進環境整治與提高,興盛園老舊小區的蝶變、拓然紅石榴廣場的完工、社區活動場所的升級改造等等,一系列底層建造效果都是各方主體團體推進的成果,城南的「大鄰裏圈」正在構成,只有軟硬件同步提高,全民共唱一首歌,才能更好地建造家鄉一同體。
盲盒聚新能 傳遞友善接力溫情此次鄰裏節活動加入了時下流行的「盲盒」環節,期望借此引發全民對鄰裏身份的考慮。活動前,居民招領統一規格、有專屬編號的「鄰裏盲盒」盒體,依照活動規則與要求,準備盲盒內的「鄰裏表白禮物」,掃碼進入城南相伴APP,上傳編號、「鄰裏表白」與感悟,之後在鄰裏節現場實現「鄰裏盲盒」交換,結交新街坊。
現場拆出的第一份禮物是一張退休的老街坊們一同組成的合唱團合影。一群白發蒼蒼的白叟,跟著了解旋律的響起,熱情洶湧地唱起《少年》,喚起了觀眾們在城南日子和作業的回憶。81歲的來新三是合唱團的「高齡」隊員,他帶來了自己在社區活動室排練的相片和10歲時的相片,他說:「我從退休就開始參加社區活動,眼看著合唱團從三五個人到現在的規模,感謝大街、社區建立平臺,讓我們這些老街坊聚在一同,樂享晚年。今日這首《少年》既唱給自己,也唱給咱城南,期望每個城南人常懷少年之心,奔跑在期望的路上。」
隨後,來自我國石油大學(北京)地球物理學院的青年和興盛園小學的同學們也帶來了各自的盲盒禮物一面國旗和紅領巾,並獻上手語歌曲《國家》和啦啦操,展現了青年大學生對家國夢的擔當與信仰,展現了城南的孩子們將童真的美好播撒心間,將文明的種子從小傳遞的舉動。
據介紹,鄰裏盲盒是城南大街第五屆鄰裏節特別推出的一項舉動,以盲盒接力的方式,結交新街坊,傳遞鄰裏情。截至活動當天,已有近千名居民參加了「鄰裏盲盒」兌換活動。盲盒禮物也「鄰裏味」十足,有孩子穿小的八成新的紅裙子,有退休老教師引薦的必讀書本,有家庭成員一同組裝的樂高玩具……作業人員提示,活動還在繼續,居民可經過城南相伴APP參加關註。
APP+一社一品 深度打造城南相伴如何讓鄰裏節的效果深度沈澱,讓鄰裏情和鄰裏事可觀可感?此次鄰裏節上,城南大街隆重發布了「城南相伴APP」。這是城南人專屬APP,是獨屬於城南人的鄰裏圈。在這裏,每一位居民可以過上「有伴兒日子」,獲取最便捷有用的政務服務,了解新鮮及時的資訊,享受預定家政、智慧停車、自動報警等服務,結交友善的街坊,更能在線提交訴求與心願。「城南相伴APP」經過推出政務服務一件事、日子服務一件事、鄰裏交往一件事、發動鼓勵一件事系列功能,建立鏈接政府、商企、安排、居民的橋梁和樞紐,創立共治共享的互聯網家鄉。
接下來,城南大街還將安排發動各個社區結合本身品牌特征,打造一系列社區特征鄰裏節活動。一同,依托「城南相伴APP」,發布一系列特征鄰裏共建活動,引導廣闊城南人彼此守望,共建共享,達成「以鄰為伴 與鄰為善」的一致。社區建造相關負責人介紹,鄰裏節不僅是一次鄰裏狂歡,更是一社一品社區特征建造的開端。現在興盛園社區以空間主理人推進自願者+空間的治理形式、龍山錦園社區以「永續日子交換市集」帶動居民一同解決身邊難題,山峽社區以美麗樓門挑戰賽推進鄰裏熟識共建家鄉……社區品牌的構成是多方調研和居民協商的成果,城南大街本著成熟一個推廣一個的原則,將繼續做好品牌指導作業,探究出城南特征的底層治理形式。
活動現場還設置了煙火氣十足的構思市集,包括美食品鑒區、文創產品區、品牌展現區、互動體會區等。城南大街的17個社區、5個村別離帶來了自己社區、村的品牌特征。居民不僅吃到了紙杯蛋糕、老北京蒜腸等美食,體會插花、手工DIY衍紙作品,在打方包、滾鐵環、抽陀螺等遊戲中回憶舊韶光,還享受到理療按摩、口腔檢查等健康服務,更有專業攝影師為居民拍攝全家福或人物形象照。這些精彩相片同步在城南相伴APP上進行直播,讓沒能來到活動現場的居民線上觀看鄰裏節,一同敞開「新時代新社區新日子」。
|